入住前簽訂不裝修協議 很多市民都不清楚精裝房究竟怎樣界定,其實精裝房分為兩種,一種是做好屋內的基本裝修即地面、廚房、墻面、衛浴等,業主搬進來之后還需要在很多方面進行細節上的裝修,如家具電器的購買、廚房灶具的購買等。還有一種屬于拎包入住式的精裝,內容包括地板、廚房、衛生間、墻面、吊頂、砸掉沒用的墻體、排線、排管道、做固定的衣柜、廚具、家具等一應俱全型。 精裝修的房子可以省去業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節約了很多因為裝修而付出的時間成本。對于喜歡省事的業主來說精裝房的確是個不錯的選擇。 但是也有很多業主對精裝房存有疑義,大多數精裝房在交房時會和業主簽訂一個房屋不能重裝的協議,不少業主會因為每家每戶的裝修風格一樣而煩惱。而且很多業主都對精裝房使用的材料持懷疑態度,很多人在入住后仍然不是很放心。 超過5成材料有瑕疵 精裝房里面使用率最高的三個事物為:櫥柜、瓷磚和木地板,在此記者僅以瓷磚做參考,成品瓷磚分為優等品和合格品,優等品是基本沒有瑕疵、完整度和平整度都比較好的瓷磚;合格品是在優等品剩余中的瓷磚中挑選出來瑕疵較少的瓷磚,很多樓盤使用的就是合格品。合格品不論是在價格、產品質量等地方均不如優等品,為了節省費用很多開發商和工程商都購買此類瓷磚。很多磚廠為了迎合“市場”的需要,通常會開辟出一個“工程特供產品”,該磚廠負責人稱幾乎超過一半的精裝房使用的瓷磚就是這種特供產品,業主在收房時,可以打開所有的燈查看瓷磚整體的平整度;也可以看看磚縫之間的距離是否一樣,這樣就可以判定瓷磚的尺寸是否都一樣,還可以從瓷磚的外觀查看顏色是否都一樣、是否存有裂紋等都可以判定開發商使用的瓷磚是何等級。 現在很多精裝房多數鋪實木復合地板,屬于中間檔次產品。木地板也存在同樣的問題,分A貨和B貨,A貨為市場流通的產品,B貨則為特供品。據木地板廠商介紹,木地板的成本通常占據精裝房總成本的1/6,所以很多開發商都想在木地板上進行成本壓縮,通常中標的木地板多數是因為價格低廉才會中標。前幾年有個企業中標了房企精裝修木地板工程,木地板多表層木皮厚度僅為0.3mm,而市場上實木復合地板的厚度為0.6mm,該樓盤采購的面皮厚度只有合格原材料的一半。業主如果想了解自己家中木地板的質量可自行測量。 哪個裝修會更好 價格合理性:精裝修勝 樓盤精裝修,對各種家居建材的需求量就大,雖然對外宣傳時會說贈送每平米2000元、3000元的優惠其實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因為采購量大,所以開發企業就有機會去壓低供貨商的價格,很多裝修物品通常會比市面上的便宜50%甚至更多。北京一家裝修公司和開發商合作建設精裝修產品,實際成本每平米僅有300多元,每平米實際成本能達到1000元的也屈指可數。但是如果按照市場零售價格來算,價格肯定要高出這個數字。個人因為采購量低,所以在裝修價格上并不能占到很多便宜,在裝修成本上,精裝修房的成本價格要優于個人裝修。 質量可靠性:自己裝修勝 開發商為了節省成本,通常會忽略產品質量。與此相反,自己進行裝修的業主,裝修重點反而在質量上。甲醛超標一直是裝修當中揮之不去的陰影,所以很多業主在進行裝修時,通常不計成本只求住的安心、安全。他們在購買裝修材料時通常會精挑細選、貨比三家,因為不趕工期所以在挑選時會比較精細。開發商因為工期限制、裝修數量巨大、監管數量較多,在裝修質量和產品質量上就難以兼顧,所以在最終的材料使用和工程質量上就難以和自己裝修的房屋相比。 業主滿意度:自己裝修勝 精裝修的房子設計圖紙和使用的材料通常都是一樣的,每個精裝修的房子屋內裝修設計風格也幾乎都一樣,這樣的裝修雖然可以幫業主省去不少裝修帶來的麻煩,但同時也把業主的自我喜好給忽視了。現在社會都講究個性,裝修方面亦是如此。多數人對房子都有一個自己的設計藍圖,他們更喜歡把自己的喜好加入到房屋裝修當中,而自己裝修的話就完全可以達到這一點。開發商提供的精裝修房子就如同工廠流水線生產出來的產品一樣缺少“人氣”,在業主滿意度這方面,自己裝修會有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