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過房子的人大多都有過同樣的痛苦:裝修時要么根本無法隨時蹲守現場,要么有時間在現場也因為不懂行對裝修過程也無法監管。最終的結果都是,裝修往往會留下很多遺憾甚至缺陷。 為了及時將裝修的缺陷或者遺憾提前遏制,最好的辦法就是在施工過程中進行專業的全程監管。但是,究竟這樣的監管職責該由誰來承擔,是業主自己、是裝修公司提供還是應該聘請專業的第三方家裝監理? 業主自行監管效果不佳 其實每個裝修工程,都有一個“監理”存在,只是目前在我市,這個“監理”大多是業主自己擔當,或者是家里人做。 但裝修是一個涉及面廣、工序復雜的工程,普通的消費者根本不可能樣樣精通;另外,當下裝飾公司和施工隊人員構成比較復雜,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裝修項目中的一些隱蔽工程或者技術性環節在施工當時看不出來,等日后使用時再發現問題,解決糾紛又浪費時間。 因此,很多業主即使天天蹲守現場也無法對施工質量把關,難以做到有效監督。更何況還有很多業主是上班族,根本沒時間盯工地,裝修利益就更難得到保障。 裝修公司質檢員可能偏袒 為了凸顯自己公司的服務水平和質量把關,一般來講,正規的裝飾公司都有自己一套“看起來”較完整的質檢體系,有專職的質檢人員對工程項目的施工質量進行監督檢查,這是一個企業為保證工程質量和信譽所必需的。 這些質檢人員是公司員工的一部分,是服務于公司的,這無疑就相當于體育運動中一個人既是運動員,又是裁判。當公司利益和工程質量相沖突時,其立場很自然的就會偏向其所在公司。 那么,究竟何謂第三方監理呢?1998年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明確規定:監理就是經政府審核批準,取得監理資格,在裝修過程中有償地為業主提供專業化質量監督管理服務的經營性職能機構。 應是獨立的第三方,是具有法人資格的機構,與施工單位以及材料供應單位不得存有隸屬關系和其他利害關系。監理在家裝工程中的工作,就是替客戶監督施工隊的施工質量、用料、服務、保修等,防止家裝公司和施工隊的違規行為。 理論上講家裝第三方監理應該由客戶聘請并支付費用,但絕大多數客戶家裝時不愿再支付監理費用或找不到合適的專職監理,正規的監理公司多數不愿介入家裝行業,所以家裝第三方監理長期以來無法真正實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