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裝旺季來臨,家裝投訴量日益增多。選瓷磚的時候,一家人看中了某款名牌瓷磚,但是家裝公司表示暫時沒貨,不過可以提供相同質量的瓷磚,開出的價格也是高達每塊瓷磚94塊錢。“哪知道瓷磚貼一半時,一個內行的朋友告訴我,這瓷磚質量可能有點問題,每塊最多50元上下。后來我更深地了解了一下情況,朋友說的話是真的。我很氣憤,現在就想要他們退錢。”朱先生告訴記者,要不是朋友正好懂這個,恐怕等自己住進去也不知道被坑了。 家裝公司聽到朱先生的投訴感到十分委屈。據一位姓胡的負責人介紹,原來他們這種瓷磚當初進價就是每塊74元,他們也不知道這瓷磚質量有問題。而且,當時選這種瓷磚的正是朱先生自己,F在瓷磚貼了一半,如果朱先生要全部拆掉,這些瓷磚立馬就變成了建筑垃圾。兩邊各執一詞,都不愿意讓步。 據負責處理這起投訴的消費者協會嚴科長介紹,每年的夏末秋初都是家裝的旺季,而近兩個月以來,淮安市家裝投訴激增,僅清河區消協就接到10多起家裝投訴,在消費類投訴中數量排行第一。 “家裝消費投訴較之往年數量多了一倍還多。” 消協嚴科長還告訴記者,由于種種原因,家裝投訴十分難以調解,而且最終吃虧的往往都是消費者。“目前我們這里還有3起家裝糾紛還在協調之中。” 消協嚴科長介紹,在他們對消費者有關家裝投訴的統計中,家具、瓷磚、地板、燈具、家電等家裝投訴大部分都是產品質量問題,但是質量問題往往要有權威鑒定,比如業主說投訴防盜門的質量差,那么要先去把門拆掉,再拿到質量檢測部門鑒定。一來一回不但費時費力,最終還不一定能維權成功。就目前的情況來看,消費者維權還是十分困難的。由于消協本身不具備強制執行力,只能在消費者維權中充當調解工作,想方設法幫助消費者。“有關朱先生對瓷磚價格和質量嚴重不符的投訴,我們正在進行調查了解,在弄清情況的基礎上,再做雙方的調解工作,力爭維護好雙方的權益。” 隨著日益增多的家裝投訴,消費者協會嚴科長提醒市民,在和裝修公司簽訂裝修合同時,千萬要堅持做到條款具體,價格詳細。很多業主在和家裝公司簽合同往往不注意具體事項,出現問題以后,家裝公司表示合同上沒寫,最終無奈的消費者只能自己吃悶虧。如果當初朱先生能和廠家把合同上的價格和具體的產品品牌落實清楚,不管是到消協來調解還是最終走訴訟途徑,無疑更加有力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