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裝修隊四宗罪 口碑造假 本文來自菏澤裝飾網 中途增項材料以次充好售后無保障 網上裝修公司、裝修隊和工長之間競爭激烈,且都依靠口碑生存,口碑的好壞對他們至關重要,為了贏得消費者,一些在網上招攬生意的裝修團隊、個人不惜造假。 資金稍微充足的一些裝修公司和裝修隊,主要通過雇傭專門的人員進行刷分、刷好評;而選擇單干的工長或個人則多以各種手段讓消費者上網寫好評,或者讓消費者攻擊抹黑另一位競爭對手。 中途增項 以低價吸引消費者眼球是網上裝修團隊常用的手法。在與消費者接觸的過程中,先以消費者最滿意的價格達成協議。這是因為在報價時,故意疏漏一些工藝、材料的步驟和報價,開始裝修后,便向消費者提出加錢。 被故意疏漏的工藝和材料又屬于必須的裝修步驟,消費者無法舍棄;加之施工已經進行到一半,消費者若想要更換裝修隊,不僅浪費時間,也浪費錢財,消費者不得不選擇妥協。 材料以次充好 裝修隊和工長利用消費者能省則省的心態,先故作公正地讓消費者去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大型家居賣場選擇建材,讓消費者心里對價錢有底。 然后將消費者帶到一些不知名的建材市場,介紹同樣品牌的材料。這些材料有可能是假冒偽劣產品,但從外包裝、說明書等方面皆與正品無二,價錢也只比正品低30元-100元不等,很多消費者便信以為真。 售后無保障 雖然網上裝修公司承諾售后保障,網站也對這些網上裝修公司開設了投訴服務,對此進行監督。但多數網站缺乏有力的監管,這就使得多數網上裝修公司的售后保障承諾成為空頭支票。 多數裝修隊伍只在剛裝修完的半年內上門維修,超過半年或一年,出現問題也無人問津。有的甚至采取拖延戰術,以工人忙著裝修別家或者沒有時間為借口,讓消費者無限期等待。 “口碑”商家 中小品牌多靠網絡口碑 究竟是哪些商家在網絡靠口碑生存?記者調查發現,在網絡進行口碑營銷的主要是中小企業,而大型企業則主要在線下。 中小企業因為資金有限,無法承擔高昂的報紙、電視廣告宣傳的費用,因而另辟蹊徑選擇從網絡這一快速宣傳的途徑,進行口碑營銷。 另外,一些裝修隊和裝修工長因為沒有實體店保證,無法給消費者直觀的感受,因而非常重視口碑效應。故而選擇在網上進行大面積撒網的口碑營銷,希望通過口口相傳,打開知名度,獲得消費者來源。 此外,還有一些中低端櫥柜和衛浴品牌也選擇網絡口碑營銷。由于選擇網上裝修和購買材料的消費者多數是工薪階層,希望省錢、省時、省力,這些走中低端路線的櫥柜和衛浴于是希望通過營造良好的網絡口碑來吸引消費者。再者這些小型的櫥柜和衛浴品牌資金不富裕,無力承擔大型賣場高額的租金,選擇網絡營銷也就順理成章。 實用提醒 從權威網站獲取消息來源 若要在網上選擇裝修隊,需認準網站的權威性。一般來講,大型的門戶網站有較嚴格的審核機制,會對其發布的內容進行審核和篩選。 除了認清網站本身的資質外,消費者還需注意自己選擇的欄目、論壇是否權威,是否由網站開設,在網站的審核機制之下,還是屬于大眾發言的論壇性質。一般以個人名義宣傳的網上公司,消費者選擇它們承擔的風險也較大。 除了網絡外,還可以多從權威報紙、平面廣告和廣播等處獲取信息,不可偏聽偏信。 線下體驗考察 網站信息龐雜,難斷真假,可以將網絡作為一個獲取信息、資料的途徑來源,然后在線下實地體驗考察。 消費者在看到網絡上的口碑后,應該理智地先去搜索這個企業或產品的更多信息,或者去其門店參觀,親自感受。也可以聯系發布言論的網友,咨詢一下他是不是受害者,遇到了哪些麻煩。 找有資質的第三方做監管 消費者不論選擇線上裝修公司,還是線下裝修公司,一定要對該公司的資質進行審核,交納合同款時應該有所保留,不要一次性交納或付清。 施工過程中,有條件的要勤監控,對施工工藝和裝修材料進行把控,防止材料被掉包或偷工減料。其次,還要選擇第三方進行監管,比如國家政府部門認證的一些監理機構,或者找律師進行法律監督。 確保5年內能找到該公司 不要認為有了合同就可以高枕無憂,消費者在簽訂合同時,要認清合同的頒發機構。 正規家裝公司的合同由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監制,條款詳細分明,對技術、工藝都做了規范。最重要的是消費者需確保5年內可以找到該裝修隊或裝修工長,因為水電改造工程繁瑣,其保修期是5年,5年內出現的質量問題,其修理費用由裝修公司承擔。如果找不到該裝修公司或個人,那巨大的費用得由消費者承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