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熱度不夠 商家降價沖量 經歷了2008年金融危機,高速發展的家居業首次迎來了行業發展的拐點;2011年,一系列樓市調控措施的相繼出臺,導致1—9月家居行業整體銷量呈現15%—20%的下滑;國慶黃金周,家居行業遭遇“最大優惠未保十一旺銷”的尷尬局面;家居行業再次面臨巨大挑戰,提高銷量、消化內存成為眾多商家最急切的愿望。 記者調查了解,目前很多建材商家表示接下來的3個月壓力很大。為了消化堆積的庫存、彌補上半年銷售額不足的空缺,很多商家在產品價格上進行了大幅調整,有的企業甚至將利潤下調至10%左右,有商戶感嘆:“原材料、工人工資都漲價了,建材反倒降價了”。 裝飾城的朱經理接受采訪時說,目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建材行業的利潤已經趨于平均值,而且呈現出逐年降低的趨勢。朱經理表示,在房屋成交量低迷的情況下,建材銷售很不理想,商家只能通過打折促銷等手段來吸引消費者。 某進口建材的店長告訴記者,為了迎接國慶黃金周,準備了大量的促銷產品。因國慶市場沒有達到預期還剩下大量庫存,所以節后延續了國慶活動進行售賣。目前銷售的建材利潤保持在15%,與以往相比降幅很大,這對于有購買建材需求的消費者來說,是一個趁低入市的好時機。 受樓市影響 消費者觀望情緒濃厚 面對商家眾口一詞的講述,消費者又是如何看待的?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消費者,發現有部分消費者受“房價”影響存在觀望情緒,也有消費者表示會趁冬天來臨前抓緊裝修。 日前記者對此進行了簡單調查,有四成受訪者表示會縮減裝修費用的投入,將資金轉入別的投資;其中有兩成受訪者表示受樓市觀望情緒影響,將持幣待購;還有部分人表示基于冬季氣候相對比較干燥,是進行室內裝修的一個好時機,會在冬季來臨前抓緊進行裝修。 消費者李先生告訴記者,樓市下跌成為趨勢,家居產品銷售不出去,今后肯定會大幅降價。消費者夏女士則表示,現在距離春節還有一段時間,想先將地板、墻壁裝修好。可是國慶剛結束大部分商家的活動也都結束了,很多建材還沒有來得及選購。 專家建議 按需求決定裝修與否 有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受原材料緊缺影響多國開始限制出口,建材價格上漲將成一種趨勢。現階段商家為了沖擊銷量而降低利潤銷售,對于消費者來說不失一個好時機。 消費者如果有裝修的需求就不應該考慮投資環境。現階段建材行業的利潤都很低,而且目前正值裝修的最佳時機,有需求就沒必要進行觀望。高志華還表示,在年底商家為了沖擊銷量勢必加大促銷力度,消費者在選購產品的同時不要盲目追求低價,需要時刻保持理性的心態,選擇自己滿意的產品。 消協有關人士提醒消費者,一些無良商家也會借助市場環境不好,以打折、優惠等手段銷售低劣產品,消費者千萬要注意防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