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物價膨脹的年代。家居建材價格年前、年初兩次漲潮,7月份第三度漲潮,十一長假剛過,行業人士預計,衣柜、定制家具板材、五金等產品價格很可能在今年底面臨第四度上調。 某市貼一平方米瓷磚的成本價已經漲到近100元;布一延長米的電線漲至50元;某品牌地板從原來的每平方米93.5元,猛漲至每平方米126元;衛浴、櫥柜、衣柜價格也紛紛上調了5%~15%;此外,瓦工、木工、油工、水電工等多個裝修工種的人力成本費用都在不同程度上漲。一個家庭的裝修成本正在全方位飆升。
成本與政策夾擊 家居企業兵分兩路 對于家裝行業來說,原材料、物流費、人工費、賣場租金上漲,高成本的擠壓導致企業的利潤空間大幅縮水。此外,今年國家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深入,樓市限購令呈輻射狀向二三線城市擴展,處于房地產行業下游的家裝行業,亦不可避免受到輻射。
成本提高、政策影響,兩路夾擊,眾多企業不得不“屈服”,紛紛上調了銷售價格,以緩解壓力。記者了解到,6成的品牌家居企業明里暗里都做了價格上調。 單純漲價非出路 資源整合才是王道 漲價是迫于成本的壓力,一方面部分企業銷售規模減小,而房租、人員等固定成本還在增長,因此,漲價可能是他們的唯一出路,以漲價換取利潤,非常長遠發展之計。漲價之后消費者接不接受這還需要后續市場的檢驗。 在目前新的市場變局中,企業不該將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升高的壓力,直接地轉移給消費者。應該更廣泛的聯合家裝產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在設計、產品、服務、管理、價格體系上實現切實、緊密的合作,強強聯手,資源整合共享,才能消化外來壓力。對于廣大消費者來說,目前趨勢,傳統的裝修顯然已不再省錢,與其天天跑市場,投身價格奮戰,不如轉手交給有信譽有實力的裝修公司,自己做個場內監理,想必省錢之余還輕松不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