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居民安全用氣意識淡薄,封包燃氣表、私改燃氣管等現象突出,給居民樓帶來極大安全隱患。
裝修只圖美觀,燃氣管隨意私改
燃氣管道改造不同于其它線路改造,改造中稍有不當就可能引起安全問題。按照規定,嚴禁擅自改動燃氣設備設施。如果用戶需要改變燃氣用途,或者安裝、改裝、拆除固定的燃氣設施和燃氣器具的,應當到燃氣經營企業辦理相關手續。
一戶居民在裝修中嫌燃氣管道妨礙了做柜門,影響了裝修美觀,便擅自將走在自己家里的室內燃氣立管給割除,幸虧當時該小區屬于新小區,還未通氣,才沒造成惡劣后果。事發后,煙臺燃氣公司發展公司多方聯系開發區管委,最后經多次協商,由該用戶出錢將立廳管給恢復原樣。
有一個用戶從別人手里買了一套二手房,在對房屋進行重新裝修中,為圖裝修美觀,他以常年不在國內生活為由,聲稱為安全起見,將室內立廳管上的閥門給移到一樓戶外。同時,以原有的燃氣管道安裝不規范為由,將里面的所有燃氣管道移出。實際上,該樓是一幢投入使用多年的老居民樓,通氣多年,壓根不存在設計安裝不規范的問題。
走訪中發現,有的市民將燃氣管道砌在墻內,還有的圖好看擅自改變房屋結構,使燃氣設施處于不安全狀態。 開發區一戶居民家本來由一道墻壁相隔,一邊是臥室,一邊是餐廳,可用戶私自將中間的墻壁拆除,使燃氣管直接懸于空中,沒有了固定物。而芝罘區西盛街一戶居民家的廁所原來在外面。為生活方便,他把室內廚房一分為二,一部分作為廚房,另一部分作為廁所。即在廚房下水道位置改建廁所,廁所雖只有2平方米,但里面還安裝了一個馬桶,馬桶離燃氣立廳管只有10厘米,家人洗澡都在里面,如此一來,導致燃氣立廳管長期處于潮濕環境中,造成很大的安全隱患。
街頭游擊隊私改,漏氣又找“正規軍”
前不久,一個住戶在家裝修新房,在改造燃氣管后出現漏氣。燃氣公司人員現場調查發現,有改造燃氣管道的人打著燃氣公司的旗號攬活兒,燃氣改造很不規范。
據統計,新小區違章封包室內立廳管、燃氣表和表后管的達到了較高的比例,而二手房出現類似的情況就很少。這是因為,新房大都是毛坯房,灶具位置因人而異,加上不少住戶家里安裝燃氣熱水器,住戶往往根據自己的需要將管道移位,尤其是安裝燃氣熱水器更要進行“三通”設計,一般需走兩套管,一套連接灶具,另一套連接燃氣熱水器,像這種情況,住戶需找有資質的單位改管。
“找正規單位施工,不合規的不給改,有的住戶干脆找游擊隊施工。這一點很可怕,住戶因缺少安全意識,往往只考慮是否影響裝修美觀,而不考慮是否符合燃氣管道的設計規范。”采訪中,燃氣公司客服部安全稽查科科長柳鋼告訴記者,目前公司出臺新規,凡是需要改裝燃氣管道的市民,可直接撥打95158,公司可派工作人員直接上門,現場設計、現場施工、現場收費,實行一站式服務。
私改引起事故,責任由業主承擔
據介紹,室內燃氣管道改造首先應符合《城鎮燃氣設計規范》及《城鎮燃氣室內工程施工與質量驗收規范》的相關要求,并應遵循安全第一、線路簡練必要的原則。在確保安全的基礎上再考慮美觀、方便等因素。
“新房的燃氣管道改造,一般應在櫥柜安裝前完成,而二手房燃氣管道因安裝使用年限較長,可能存在管道銹蝕、膠管老化等情況,這就需要在裝修改造前仔細檢查,以減少危險性。”柳鋼告訴記者,燃氣管道改裝應由具備燃氣施工資質單位實施。在2011年3月1日實施的《城鎮燃氣管理條例》規定,燃氣用戶及相關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安裝、改裝、拆除戶內燃氣設施和燃氣計量裝置,否則將處以相應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如業主需對戶內燃氣設施進行安裝、改裝或拆除等,應委托燃氣經營企業或具有相關資質的單位進行設計、施工。
對于發現確認的由燃氣用戶或無資質單位擅自改造管道的情況而引起的燃氣事故,責任應由業主承擔。
另外,社會上的燃氣管道改造單位較多,要加強對改裝人員的資質辨識,避免上當受騙情況的發生。目前,燃氣公司有專門的燃氣管道改裝部門,改裝人員均接受燃氣法律法規、置換技術、安全檢查及氣密性測試等相關培訓。
市民在裝修時,往往會碰到這樣的問題,即燃氣管走好了,這時用戶又想安裝抽油煙機和灶具。在這種情況下,一定要注意管線間距是否符合要求,即注意灶具和管道之間的間距,熱水器和管道之間的間距。
根據《城鎮燃氣設計規范》等規定,室內主立管與燃氣具水平凈距不應小于30cm;灶前管與燃氣具水平凈距不得小于20cm;當燃氣管道在燃具上方通過時,應位于抽油煙機上方,且與燃具的垂直凈距應大于100cm。所有燃氣管道線路宜走明管,燃氣用氣計量表宜安裝在通風良好和便于查表、檢修的地方。
對于以下幾種情況,燃氣公司公司將不會給業主開通燃氣:一是將燃氣管道埋入墻體;二是改變廚房用途后,燃氣設施走在臥室或衛生間內;三是用戶私自安裝、改動燃氣管道;四是燃氣熱水器未安裝煙道或煙道管接入公共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