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買裝修材料千萬不要不經了解,一味聽從裝修工人的指揮,否則上當挨宰沒商量。家裝要找有資質的裝修公司,千萬別找“游擊隊”。 木匠“導購”有貓膩 雇主多花冤枉錢 單先生和妻子都是工人,6年前,他們在延吉市文萃苑小區買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毛坯房。由于經濟條件不允許,他們在毛坯房里一住就是6年。今年,他們終于有能力裝修房子了。 “木匠領我們去買建材。”單先生說,他雇用一位木匠給家里做家具,3月5日,木匠主動提出帶他們去市場買建材。購物過程中,由于不懂裝修知識,他和妻子只能由著木匠選購,待木匠向賣家講明購買材料的規格和數量后,交錢付賬。當天,他們共花費1000多元。 后來,在木匠的帶領下,他們又買了13張板材,并把板材送到一個加工點,切割成做家具所需的大小,支付加工費325元。隨后,他們雇人以每張板材14元的價格將所買板材扛上7樓,支付運輸費182元。 裝修材料購齊了,單先生與妻子松了口氣,但很快,他們發現了問題。“他列的單子里寫著,要買600個白鋼釘,每個2角,一共120元。可實際上,市場上白鋼釘的價錢是200個5元,買600個只需15元。”事后,單先生與妻子通過市場調查發現,他們買的材料比其他店賣的都貴。“小小的白鋼釘都存在這么大的差價,那13張板材能不能也有問題?”想到這,單先生心生疑慮,因為板材是切割后運回家的,他沒法計量13張板材是否用盡。 為了解真相,單先生測量了自家的家具尺寸和規格,然后到一家板材銷售店咨詢應該購買多少板材。“人家說只要8張板材就夠了。”單先生得到的答復與自家購買的板材數量大相徑庭。5張板材的材料費、加工費和運輸費總計為745元,也就是說,在木匠的“指導”下,他花了745元的冤枉錢。 千萬別找“游擊隊” 裝修還得“正規軍” 消費者應找正規、有資質的裝修公司為房子裝修,因為此類公司能為消費者提供裝修設計方案及所用建材的品牌、規格等數據明細,透明度高。反之,收費標準低的流動裝修人員很容易在服務過程中竊取消費者的利益,并在工程完工后一走了之,售后服務難以保障。消費者遇到此類事件,可以請正規裝修公司按照自家房屋尺寸及裝修所用材料設計裝修方案,以此作為參照依據,投訴維權。
|